文件大小:179.35G
文件格式:JPG
主要责任者:刘益之
出版地:天津
出版时间:1915年10月01日至1949年01月13日
特别提示:非完整版,书友如果特别需要哪一年的可以咨询是否有。
天津版《益世报》系比利时裔神父雷明远 Father Vincent Lebbe于1915年10月1日在天津创刊,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之一。天津版《益世报》出至1937年7月31日(No.7627)后,因第二次中日战争停刊。抗战胜利后,1945年12月1日,《益世报》返回天津复刊(No.9714),至1949年1月13日(No.10845)终刊。天津版《益世报》共发行8759号。
上世纪30至40年代,《益世报》持守自由主义倾向,在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和抵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方面,《益世报》的立场是鲜明的。坚决反抗侵略,捍卫国家主权,成为国内反抗日本侵略最激烈的大报。因此在1937年日本占领天津后被迫停办。
1915年,天主教天津教区副主教雷鸣远创办了一份声名、地位仅次于《大公报》的《益世报》。当时正值老西开事件发生,《益世报》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,积极报导和热情支持天津人民的反抗斗争,抨击法国的侵略行径,因而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,销路因此大增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《益世报》先后迁到昆明、重庆等地出版。由南开大学出版社、天津古籍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影印出版的《益世报》,日前问世。这不愧为天津文化教育、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件盛事,更是向天津建城60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。旧日的天津,是中国的新闻舆论中心。曾几何时,民国的四大报纸《大公报》、《益世报》、《申报》、《民国日报》就有半壁江山落户津门。与《大公报》比肩齐名的《益世报》,作为津门报业的双子星座,在近代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因其立论公正、秉笔直书、颇能反映民间疾苦的办报旨趣,自1915年筚路蓝缕草创到1949年闭馆停刊的三十余年间,成为民国乱世的激越清流。作为言论自由的平台和社会的喉舌,《益世报》留下了许多民国名流的妙手文章和往事钩沉。罗隆基、梁实秋、田汉、钱端升、张秀亚、范长江、张恨水、邓广铭…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,与《益世报》紧紧联系在一起。1921至1922年,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,受《益世报》的邀请,从遥远的欧洲为《益世报》写下了56篇海外通讯……